返回

麒麟历险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3章 天晶城结束,魔神古墓出去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的力量都倾注其中。随着他的动作,三尖两刃刀发出一阵清脆的鸣响,紧接着,一道璀璨夺目的金光从刀尖处喷涌而出。

    那道金光犹如一轮耀眼的太阳,光芒四射,照亮了整个天地。它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冲去,所过之处,虚空被撕裂,黑暗被驱散,阴云被破开。金光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威压和凌厉的气息,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。

    天晶老祖原本平静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动容,他的双眼闪过一丝惊惧之色。他意识到杨戬这一击的威力超乎想象,于是毫不犹豫地调动起全身的真元,试图抵挡住这致命的攻击。

    然而,尽管天晶老祖已经拼尽全力,但还是晚了一步。杨戬的攻击如同雷霆万钧,势不可挡。金光瞬间穿透了天晶老祖的防御,狠狠地撞击在他的身上。天晶老祖闷哼一声,身体向后倒飞出去,口中喷出一口鲜血。

    杨戬并没有停止攻击,他身形一闪,如鬼魅般追上天晶老祖,手中的三尖两刃刀再次挥出。又是一道金光呼啸而至,不给天晶老祖任何喘息的机会。天晶老祖竭力想要躲避,但那金光如影随形,根本无法逃脱。

    在连续不断的攻击下,天晶老祖的伤势越来越重,他的气息也变得越来越微弱。最终,他无力地倒在地上,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。而杨戬则静静地站在一旁,三尖两刃刀闪烁着寒光,仿佛在宣告着胜利的归属。

    天晶老祖发出了一声凄厉至极的惨嚎,其声如夜枭泣血,闻者无不毛骨悚然!然而就在下一刻,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——他的身躯竟突兀地凭空消失不见,唯留一枚晶莹剔透、散发着炫目光芒的天晶,静静地悬浮于半空之中。这枚天晶所绽放出的璀璨华光,瞬间照亮了整座天晶城,宛如一轮耀眼的烈日降临人间!

    此刻,天晶老祖的声音却又缓缓地在天地间回荡开来:“吾虽身死,但吾之道必将永垂不朽,万世不衰……”余音袅袅,久久不散。

    而另一边,杨戬的心境则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。他已然无法分辨眼前所见究竟只是一场荒诞不经的梦境,亦或真的就是现实世界里正在发生的真实经历。他的意识仿若沉沦进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漆黑深渊,茫然失措且找不到任何出路……

    忽然之间,一个无比熟悉的声音传入了杨戬耳中:“杨戬,快快苏醒过来吧!你要一同与我离开这诸天蘑菇世界……”

    杨戬缓缓睁开双眼,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面容,正是玉鼎真人。他意识到自己方才所经历的一切,只是一场梦魇,而这场梦魇似乎极为真实。

    “你已将天晶老祖彻底消灭,他的道将永不衰减,你跟我一起处理一下再继续冒险吧。”玉鼎真人的声音平静如死水一般,没有丝毫波澜。

    杨戬闻言,急忙起身。他看向玉鼎真人,眼中满是疑惑和不解。他问道:“师尊,弟子不明白,我明明并未将他彻底杀死啊!”

    “你虽未彻底杀死他,但他的能量却已全部释放,无力再威胁他人了。”玉鼎真人解释道。

    杨戬闻言,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。他有些疑惑地问道:“师尊,您方才说,他的道将永不衰,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”

    玉鼎真人微微一笑,说道:“所谓道,乃是一种力量、一种信念、一种精神。天晶老祖虽然身死,但他的道却永远不会消失。他的道会在世间流传下去,影响着后来者。就像我们修炼之人,追求的不仅仅是功法的高深,更是对道的领悟与传承。”

    “他的道,乃是众生之道的根基,无可替代。他虽已殒灭,但他的道却已深深融入天地之间,永不消逝。你方才所见的种种,不过是他的道在发挥作用而已。”玉鼎真人缓缓说道。

    杨戬闻言,心中豁然开朗。他看向玉鼎真人,满脸崇敬之色。

    “师尊,您真乃深不可测。”杨戬恭敬地说道。

    玉鼎真人微微一笑,道:“我虽为圣人,但自有我的道。你虽为蝼蚁,但你的心中已有光。只要我们心中坚守自己的道,众生皆有可能成为诸天主宰。”

    杨戬跟随玉鼎真人,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和艰苦的努力,终于成功地处理掉了强大的天晶老祖。完成任务之后,他们准备离开天晶城,继续前行。

    然而,就在他们踏出天晶城城门的瞬间,一股奇异而强烈的能量波动席卷而来。杨戬和玉鼎真人惊愕地发现,整个诸天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!原本清晰可见、充满生机的蘑菇世界,此刻竟然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。一片漆黑如墨的阴影笼罩着四周,仿佛将所有光明都扼杀在了其中。

    在这片黑暗之中,唯有一道微弱但坚定的光芒闪烁着——那正是玉鼎真人手中紧握的天晶。它散发出神秘的气息,似乎成为了唯一能够穿透黑暗的希望之光。杨戬凝视着那道光芒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之情。

    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杨戬和玉鼎真人都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。他们心里清楚,黑暗的降临绝对不是偶然发生的事情,这其中必定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深意或巨大的危机。而此时此刻,他们手中紧握着的天晶,很

第83章 天晶城结束,魔神古墓出去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